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家门口办证”
优化营商环境来看鹤壁市的创新答卷
7月19日,河南省上半年经济运行调度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总结工作、分析形式,调度下半年经济运行,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全省上下奋战三季度,为夺取经济发展“全年红”打下坚实基础。优化营商环境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涉及千家万户的不动产登记,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
针对不动产登记此前面临的业务流程多、出证速度慢等困扰群众的问题,如何打破数据壁垒,形成“一朵云、一张网”?如何优化业务流程,让抵押登记业务“不见面”?如何延伸业务终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来自鹤壁市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可作为河南乃至全国不动产登记行业的“参考答案”。
数据互通共享
实现不动产“家门口办证”
“为了进一步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我们聚焦群众、企业和其他部门诉求,精准发力,推进多项登记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鹤壁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主任曹峰介绍,鹤壁全市职能部门合力攻坚,打通难点堵点,推进*务数据互通共享,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家门口办证”。
据介绍,自该系统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已累计为18个小区、户群众完成登记发证,减少提交材料余份,群众办事时间压缩60%以上,为全省乃至全国不动产登记“全域通办、不见面审批、一次不用跑”提供了“鹤壁样板”。这一经验做法入选《中国信息化创新发展成果推荐目录》,获得“年度中国信息化数字*务创新奖”。年8月,又在省内率先实现二手房交易“全流程全线上”办理,实现了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重大转变,为全省“放管服”改革、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鹤壁经验”,这一经验荣获“*府数字化建设卓越实践成果奖”。
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利用。建立数据平台,归集数据,与15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建成人口、法人、房产等数据库,做到“人—房—户”关联、实名认证核验。“我们还与教育、法院、公积金、纪检监察、民*、公证处等部门签订协议,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信息在相关领域的查询及应用。”鹤壁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副主任王昊介绍,通过数据共享平台提取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可以自动核验家庭成员、住房套次等数据,申请人无需再提供户口簿、结婚证等材料,收取材料数量由10件减少到3件,在全省率先实现线上精准核税,彻底打通网上缴税“中梗阻”。
鹤壁市民刘女士是线上办理的受益人之一。“前几年我表姐家办不动产权证,跑了好几趟*务窗口,要备案、登记、提交材料、缴纳税费等,还挺麻烦的,但是我们今年买房办证,在家门口的社区便民中心就完成了申请登记的全部流程,并通过网上缴纳了税费,太省心了!”说起几天前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过程,刘女士激动地说,申请登记的当天上午,她就拿到了不动产权证。
业务窗口前移
触达小区、企业、中介机构
据了解,为不断提升便民惠企的深度和广度,鹤壁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融合登记关联民生事项,全面延伸,实现了数据业务深度融合。
“具体举措包括综合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移动办证设备等技术和硬件,主动与相关县区、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对接,推进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实现‘就近办’。”鹤壁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鹤壁市在淇滨区、山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务服务中心(站)配置不动产自助领证设备,登记申请通过审核后,群众可就近选择自助领证设备,完成缴费、领证。
同时在开发企业新建小区销售部设立“家门口办证”受理点,布设业务终端,群众不用往返于办事大厅,在受理点提交申请材料、完成信息录入及网上缴纳税费,待登记机构线上审核后,就可以通过自助领证设备领取证书。
值得注意的是,鹤壁市还依托*务服务平台,利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功能,将不动产登记终端延伸至中介机构,实现二手房交易过户、缴纳税费、登记办证“一站式”服务,解决了群众在中介机构、不动产窗口往返跑问题,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便利化目标。此外,银行业务端抵押登记“不见面”办理取消纸质材料,做到全程电子化。
升级便民服务系统
实现“网上可办”“全豫通办”“跨省通办”
疫情期间,为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办事需求,鹤壁市坚持“严控群众聚集,减少人员流动”的防控原则,进一步优化“全程网办”服务,通过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