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都街道的王先生逢人便说:“医院与乡镇卫生院成‘一家’了!我这么重的车祸,就是龙都卫生院和医院联手治好的!”
原来,王先生11月23日上午遭遇车祸,头皮大面积裂伤伴颅骨骨折,整个头颈部血肉模糊!家人就近把他送到了龙都卫生院。龙都卫生院大夫细致查看伤口情况,认为这样的急症病人符合上转病人的条件,于是迅速通过转诊电话联系了市医院。市医院立即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救护车分秒必争接回病人,急诊大夫、专职双向转诊导医员陪同,为病人做了加急颅脑CT,接着乘坐应急手术电梯来到神经外一科。这时候已是上午的下班时间,双向转诊专家刘东升副主任毫不犹豫地重新穿上工作服,迅速为王先生清创缝合,止疼安慰,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CT影像做出住院保守治疗的决定。记者见到王先生的时候,尽管他的面部还有颅骨骨折的瘀血貌相,头皮裂伤也正在恢复中,但是精神状态非常好,连连说道:“我住院这些日子做什么治疗和检查都优先,医院真是好啊!”
无独有偶,同样受益于双向转诊制度的还有程戈庄镇的刘女士。刘女士于12月2日因转移性右下腹持续性剧痛、压痛和反跳痛,伴恶心、呕吐、发烧入住市医院胃肠外科,经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紧急实施了先进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术后第三天,经与刘女士协商,胃肠外科按照双向转诊流程将其转回自己的家门口——程戈庄卫生院继续康复治疗。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又节约了刘女士的医疗费用,还方便了刘女士的家人不用奔波劳累来市医院陪床。
以上便民惠民利民,让群众受益的举措,只是市医院严格落实今年医改任务的重中之重——医联体建设的一个缩影。
医联体建设和发展,旨在建设好“医院”,逐步解决我国现有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今年以来,市医院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19所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签订分级诊疗协议书、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协议,成立由各科室主任、副主任及副高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的双向转诊专家队伍,指定门诊部为双向转诊管理办公室,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各乡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络人。所有双向转诊病人均享受全程导诊、急救绿色通道及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便利服务,待治疗后病情稳定者结合患者意愿转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续治疗。市医院以积极主动、扎实有效的行动促进了我市“小病在社区、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新格局的形成,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乡镇卫生院的感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据悉,医联体成立后,我市老百姓还可以享受到多项看得见的实惠:市医院的专家会定期到医联体成员机构出诊、会诊、查房、授课,提供综合业务指导、技术指导;与乡镇卫生院相关学科之间结成对子,进行共享共建合作;成员机构的医护人员到市医院免费进修培训等,这对推进分级诊疗、为社区培养合格“健康守门人”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市医院还牵头建立了全市心电中心、影像中心,呼吸联盟、卒中联盟、胸痛中心等,进一步促进了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大大提升了整个诸城市医疗资源的统筹利用率和纵向整合水平,让全市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医院品质”的便利、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更让我们期待的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市医院将按照国际先进理念开展“医养结合”,必将使更多诸城百姓直接获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