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遍网络的杀鱼弟自杀了。
7月31日,杀医院,对医生说自己跟家人吵架后喝了百草枯。
大家都知道,百草枯的药效特别强,虽然经过两天的治疗,杀鱼弟的病情稳定下来了,但他的肾脏、肺部已经损坏,而且到了严重的尿*症期,能不能挺过来,就看接下来这一周的治疗了。
其实杀鱼弟的轻生想法早就有了,半个月前他就已经在隔壁摊子那儿买好了百草枯。因为一直以来他的生活压力都特别大,父母还经常吵架。
医院那天,由于进货的价钱问题被父母凶了一顿,杀鱼弟一时委屈,就直接兑了点儿冰红茶和白水,喝了20多毫升农药。
(图源于齐鲁晚报)
现在医院的病床上,说自己特别后悔。
“就是一时冲动嘛,买了放着没用,想想就后悔,喝这个药烧的嗓子很痛”。
(图源于新京报)
17岁的年龄,本该是享受青春的好时候,医院里等着死亡的宣判。
这种令人惋惜的结局,似乎从一开始就有了预兆。
杀鱼弟一家本来在山东,靠着捕鱼卖鱼维持生活,他六岁时跟着父母搬到苏州,一家人慢慢摸清门路,开始从渔业市场进货卖鱼,在一处菜市场支起了鱼摊。
据说杀鱼弟自从九岁起,就跟着家人在摊位上帮忙,他在11岁时成为网络红人,就是因为几张在菜市场杀鱼的照片。
照片上的他眼神犀利、手法熟练。
用刀背敲晕鱼,再开膛破肚,一个孩子的动作比经常做饭的成人还干脆利落。
邻居说杀鱼弟姓孟,家里有六个孩子,他排老大,从他们第一天搬到这个菜市场的时候,就看到小孟忙里忙外杀鱼了,熟练的杀鱼技巧都是练出来的。
当年他火的三天两头上报纸,“那时候杀鱼弟杀鱼弟,红得要命。”
自打他火了之后,来孟家买鱼的人越来越多,他父亲干脆把自家招牌换成了小孟,店名就叫“杀鱼弟”水产。
大家一开始还觉得这小孩挺好玩的,“小小年纪,好厉害啊!”“蛮好的,不娇气!”
网络拍客叶先生就抱着“小孩也能杀鱼?”的好奇念头,找上了这家水产店。
可见了面他就感觉不大对劲,当时小孟整个人瘦瘦小小的。
戴着不知道多久没洗的帽子,衣服上满是污渍,手上布满了老茧,还有因为杀鱼留下的划痕。
尤其触动人心的是他的眼神,孩子的眼神本该是天真纯洁的,而小孟的眼神,除了犀利之外还有种恶狠狠的冷漠,过早的社会化导致孩子变成现在的样子,真的很可惜。
小孟没有上过学,虽然家人曾把他送到附近的学校读书,可因为总帮父亲杀鱼习惯了,他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如果生意紧张了,他就要回去帮忙,这一整天就去不成学校了。
总是缺课进度跟不上,他就更不想上课了,后来父母的生意忙,也就懒得管他。
附近的店家也说,“孩子父母平时也不怎么管他,由着他去,可能就导致他现在这样……”
叶先生去了杀鱼弟家的店,跟他的父亲交流,希望他给孩子交学费,可杀鱼弟的父亲一直很排斥。
听到有人劝,他把养鱼的脏水,直接泼到叶先生一行人身上。
当时叶先生问,你为什么要让孩子在这杀鱼,对方抬杠的回答,“我还想让孩子去杀人呢。”
杀鱼弟没法读书的消息传开了,大家才知道,当年的小孩仍然在菜市场的小小角落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劳作。
很多爱心人士自发帮忙,给小孟找了新的学校,给孩子免学费。
小孟的父亲孟东一听有这种好事态度立刻变了,说自己之前是因为孩子太多,才管不过来的,他当年16岁的时候有了小孟,自己都没长大,成天跟人打架斗殴进看守所,也根本没时间管小孟上学的事。
近几年稳稳当当的工作,生活才好了一点,现在孩子有免费读书的机会,当然要督促他好好上学。
话是这么说的,可街坊邻居却说,他在私下说过“上学不如杀鱼赚钱”的话。
他只不过是在人前演了一对“好父子”的戏而已。
年,他带着小孟参加了《加油!爸爸》。
在综艺里主持人为了考验孟东是否了解孩子,问了他几个问题。
主持人问:儿子长大以后最想从事的行业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卖鱼的,而小孟的答案是开工厂。
再问:儿子最喜欢吃鱼的什么部分?
他的回答是鱼头,实际上小孟喜欢的是鱼尾。
小孟明明在节目里说了,自己喜欢上学,甚至连眼保健操每一节的名字都记得,“杀鱼这个工作,一般谁都不喜欢,上学,上学是喜欢的。”
在说出上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都有光。
小孟这个平凡而普通的愿望,可能是没法达成了,在节目中他仍然出现在鱼摊上,孟东对着镜头说:我儿子看我太辛苦了,才帮我杀鱼的。
就这样过了几年,杀鱼弟时常在新闻中出现,而他再次上热搜,是因为被父亲*打到眼球差点被摘除。
知情人说小孟是被父亲用铁丝绑着手脚打的,他们看到了都不敢去拉,后来看见孩子走到路上时,直从眼角往下流血。
记者问了小孟母亲这件事儿,她没承认,说父母都不忍心,不会把孩子往死里打。
可再跟她要求见小孟两父子时,她又说两人都不在。
记者只好通过电话采访了孟东,在这过程中,他始终在逃避话题,就是不正面回答。
后来采访邻居时,大家怕得罪人,都云里雾里绕着说,只有一两个人承认了这件事。
只有匿名连线的时候,知情人才说了实话,小孟挨打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他的生活环境真的让人揪心。
大冬天的也要杀鱼,双手一到这时候就会烂掉,全身都是伤疤,还经常被父亲拿着砖头打。
很多人都可怜他,却又无能为力。
小孟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跟着父亲在菜市场里卖鱼,接触的人跟在学校里的同学,完全不是一类的,再加上父亲的非打即骂,肯定会对性格造成影响。
孟东说孩子脾气暴躁,打架斗殴,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心里就没有一点儿数吗?
现在小孟喝了百草枯,孟东却一遍又一遍的给自己开脱,说自己只不过是说了他几句,没想到他会轻生。
他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小孟的生活中打下了怎样的烙印。
小孟之所以灌下农药,是因为“错不在他”,当时他跟客户吵架,因为他完全不知道,父亲把鱼的价钱降了两毛,他为了维护家里的生意和客户争执,得到的结果却是父母、邻居凶他,所以他才一时冲动犯了错。
(图源于新京报我们视频)
最可气的还是孟东的说法,他一直在推脱责任,说这段时间孩子妈身体不好,他身体也不好,家里也一直吵架,所以生活重担落在了小孟身上,是小孟干得太“急”了。
归根结底他就是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错。
顺便提一句,事到如今他还在说谎:
孟东在视频里说,小孟自杀是因为自己跟妻子训了他两句。可面对另一家媒体采访时,却换了说法,说小孟是因为跟别人吵架才买百草枯喝的。
他说自己没有打伤过小孟的眼睛,可在年面对一家省级电视台采访时,他亲口承认打了小孟。
父母如此,人生如此。
这个时候的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种很纯粹的解脱,因为从生下来的那一天,他面对的就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黑胡同,看不到光明,没有希望,他爸他妈比他走的快一点,于是就在前头不停地催他。
催他做什么?催他往更黑的地方走,催他向着窒息前进,催他去死。
“被嫌弃的杀鱼弟的一生”
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但一旦长大,没有一件事会遂自己心愿。
百草枯这个药啊,就是再稀释也没用,添加啥都没戏。肺纤维化、会慢慢呼吸衰竭而死,然而病人自己却要清醒地面对整个过程。它多给了他几天后悔的时间,却没再给他后悔的机会。
命运,大家都说,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但更多时候,命字的一个人字头就已经压垮了大多数人,他们没权利知道运气是什么滋味儿,好不容易抬起头,还有那么一横杵在那儿,高不可触,又近在咫尺。
你以为人生要完了的时候它还在继续,你以为人生可以重新开始的时候,人生已完。
点zan吧,为这可笑的人生
如果喜欢震惊叔的文章,记得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