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先锋自然”“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总要求,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践行初心使命。
主动作为,制定方案“硬核”办实事
中心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1号)、省厅《关于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办证的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苏自然资函[]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年为民办实事工作部署,成立了“历史遗留问题小区领导小组”,全面梳理和收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方案,采取成熟一个解决一个的方式,建立清单台账,采取销号管理,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办证难”问题,不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和安置小区办理不动产登记难的历史“旧账”,让历史遗留问题小区成为“历史”。
不动产登记事关民生福祉,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小区,或因当年开发商没通过竣工验收,或因施工企业与开发企业有经济纠纷等各种原因,导致业主不动产权证书不能办理。导致业主落户、子女入学、办理抵押、交易等问题无法办理,业主反映强烈。中心积极主动协调对接住建、税务、城管和属地街道等相关部门,按照“尊重历史,依法办理”的总体要求,针对办理中存在的相关事宜进行会商,形成实施意见。如以第三方安全鉴定机构出具房屋安全鉴定合格报告代替竣工报告;以有合法消防安全评估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代替消防验收材料等。积极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深入基层,“苏小登”贴心为民解忧
为了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中心积极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上门服务活动,上半年,组织“苏小登”党员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到沛县剑桥府邸小区开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活动,为剑桥府邸小区业主办理《不动产权证书》80本,受理登记户,接受咨询多人次。
(活动现场,市民张先生等待不到15分钟,就高兴地拿到了自己的《不动产权证书》)
中心一班人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主动作为,前移服务窗口。7月初,组织“苏小登”党员服务队,进驻龙源观邸小区上门解决不动产历史遗留难题,现场受理群众登记业务,当天办结并发放《不动产权证书》60余本。同时,设立咨询服务台,向群众宣传不动产登记相关政策法规,解答办证流程、所需办证材料等问题;对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办证服务。
(中心主任现场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工作人员现场解答市民如何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迎难而上,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沛县龙城国际小区于年开发建设,年交房入住,近户业主。由于开发商的各种原因,导致业主七年没能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成了全体业主“烦心事”。中心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成立工作专班,出台相关文件,通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目前该小区办证问题已顺利解决。11月5日,四位业主代表为中心送来一面鲜红的锦旗,“为民办事,知难而上”,以表达对中心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感激之情。
(沛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领导现场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截至目前,中心已为10个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共计建筑面积81.88万㎡办理了不动产首次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本,开展不动产登记上门服务活动10余次,服务群众3万多人次。切实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保障了广大业主的切身利益,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心党支部书记接收龙城国际小区业委会代表送来的锦旗)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中心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工作全过程,从群众最现实的需求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到实际工作中,确保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相融互促、取得实效。
(刘国珍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