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
为有效破解不动产登记过程中存在的流程繁、手续多、多头跑、耗时长、监管难等突出问题,江西省抚州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年4月在江西省率先上线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年4月开展税务区块链不动产交易国家试点;年6月办理了全国首笔“互联网+区块链+不动产登记”业务,探索推进不动产登记“零材料、零填报、零次跑、零距离”。
一是零材料。通过对接电子证照库实现一证通办,做到企业和群众在不动产交易登记时,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营业执照等核心要件可直接调用,无需重复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二是零填报。通过关键信息实现部分业务信息自动关联匹配,自动填充至表单中,无需手动填写。通过房源增量、存量房源数据与核价系统直接关联分析处理,交易价格评估系统精准自动匹配,房源数据自动添入存量房数据库和生成应征税额。
三是零次跑。实现新建商品房、存量住房等不动产登记业务全程线上办理,工作人员在审核交易信息后,办事群众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领取电子权证或纸质证书快递上门。据统计,今年1-8月份市本级共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笔,其中通过线上办理笔,占比57%。
四是零距离。通过帮办服务、上门服务和不动产登记业务延伸服务,实现线下办理零距离。1-8月份,全市延伸至个人办理业务笔,延伸至开发企业办理商品房首次登记和首次转移登记笔,延伸至中介机构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笔,延伸至银行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注销登记笔,延伸至法院办理查封、解封登记笔。
具体是做到“五化”:
一、数据集成化,打破信息壁垒。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作为年江西省唯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应用试点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及可追溯性等特点,按照全市跨域通办的工作要求,市本级、开发区共计14个登记机构进行统一建设,实现全市通用。建立市领导牵头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强化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推动市自然资源、税务、房管、法院、政务、民政、公安等17个相关职能部门数据汇聚和共享,以江西省政务服务网、抚州市大数据服务平台为集散中转,实现业务内网、政务外网、税务内网和互联网“四网”彼此联通交互,部门自有系统无缝对接。试点运用物理密码机、SDK模式和节点模式等方式推动数据资源安全共享交互,推动平台内嵌房地产交易税收管理系统与金税三期、电子税务局、核价系统、不动产交易系统、实名办税、征管资料电子化、电子印章、短信平台、自然人管理等九大税务信息系统协同联动,在业务办理后,实现完税凭证等相关不动产交易信息自动上链,并联网可查。
二、资料电子化,压减办事材料。加大电子证照和生物识别技术运用推广,承认电子证书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以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电子签名(电子印章)作为指纹按捺、手写签名的技术替代方案,在不动产登记、申报纳税等业务环节广泛运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电子证书、电子证明等电子资料,并在各环节办结后发放电子证照,实现数据“纵向和横向”互认互通,切实减少群众办事所需材料。联合不动产登记中心、房产交易中心、税务、水电气网等部门深度开展流程再造,该减的环节减,可调的流程调,串联可改并联的改,全面实行不动产关联交易“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窗受理、统一出件”,切实推进企业群众办事“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
三、渠道多元化,推行网上可办。探索构建“一条链、多场景”的不动产交易区块链应用生态,在全面优化线下实体窗口办理的同时,建立覆盖PC端、移动端,覆盖税库银和第三方支付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办理渠道,任一渠道办结后,均迅速向平台反馈回传完税凭证和相关信息,形成业务闭环。用户只需登录集成服务平台,就可进行不动产登记申请、资料上传、缴纳税费、选择证书领取方式、证件查询等操作,办理结果做到实时反馈回传。在登录通道上,允许账号密码或“赣服通”扫描人脸认证等服务,待不动产交易审批通过后,能实现税务缴费自动链接,并支持银联、